2025年7月12日上午,经济学院2025年暑期学术研修班在主楼317报告厅顺利闭幕,出席闭幕式的有英国思科莱德大学陆懋祖教授,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党委书记张瑜等部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出席。闭幕式由副院长赵先教授主持。
张瑜书记代表学院进行闭幕致辞。他表示暑期学术研修班作为学院标志性的学术品牌活动,旨在为学院师生营造热烈的学术创造氛围,打造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暑期学术研修班虽已落幕,但它播下的学术思想种子才刚刚开始生长。希望老师们能将前沿的方法融入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希望同学们能带着新的思考回到书桌,让青春在学术探索中绽放。
本次暑期学术研修班共邀请了8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裴建锁教授带来了题为“全球价值链的基础理论与实证”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基础理论与实证,以为应对统计框架和国民核算体系不一致、国际贸易利得认识不统一、政策制定意图与效果或违背等重大学术和政策挑战提供思考框架和新视角。
清华大学李帮喜副教授带来了题为“数理政治经济学:方法与前沿”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政治经济学的数理研究进行简要的学说史回顾;政治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和经验研究的可能性;国内对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主要研究领域;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延伸、发展与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王孝松教授带来了题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实证与前沿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系统地回答政策形成的驱动因素有哪些、政府又为何偏爱贸易保护政策等问题,并结合近年来兴起的结构模型剖析国际贸易政策的内生机制与过程。
新加坡管理大学孙秋壮助理教授带来了题为“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of multistage manufacturing systems with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interac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探讨了综合考虑系统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的多工位制造过程(MMPs)的最优维修策略。这两个因素通过质量-可靠性链(QR-Chain)效应相互作用,这是首个在明确考虑QR链效应的情况下得出MMPs最佳维护策略的研究。
清华大学朱俊明副教授带来了题为“绿色转型治理与政策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将理念转变、模式创新、政策设计三个层级梳理转型逻辑,并结合气候减排、能源转型等政策评估,探讨如何面向新的治理需求开展政策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许年行教授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金融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金融研究”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研究背景;二是相关文献进展;三是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四是未来研究展望。
英国思科莱德大学陆懋祖教授带来了题为“Causal Analysis with Double Machine Learning”的学术报告。报告讨论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中因果分析的最新发展及其与双机器学习的关系。
法国IESEG管理学院沈智扬副教授带来了题为“Shadow pricing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using spatially adaptive reference sets”的学术报告。报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空间自适应非参数框架,用于估算农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子价格。该研究强调了在环境绩效分析中考虑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政策意义的方法。
未来,学院将持续统筹开展系列高品质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师生全面成长提供坚实保障与重要支撑。